您现在的位置是:科技新知网 > 教育

让孩子爱上学习的最快速方式:相信他,认可他,成为他

科技新知网2025-04-05 03:41:59【教育】21人已围观

简介

文/兰妈谈育儿如何才能让孩子快速爱上学习?在昨天晚上之前,兰妈还在焦虑地寻找各种能行得通的办法可没想到,最简单、最快速的方法,居然是潜藏在我们身边的一些小习惯这一点,兰妈也是昨天晚上才猛然领悟到的事情是这样的:有那么一个时间段,兰妈整

文/兰妈谈育儿如何才能让孩子快速爱上学习?在昨天晚上之前,兰妈还在焦虑地寻找各种能行得通的办法可没想到,最简单、最快速的方法,居然是潜藏在我们身边的一些小习惯这一点,兰妈也是昨天晚上才猛然领悟到的事情是这样的:有那么一个时间段,兰妈整天忙于工作,两个女儿就托付给奶奶照顾两个月那个时候,小女儿读幼儿园、影响不大,大女儿正是读小学三年级的关键期没想到,恰恰就是这两个月,让之前苦心经营的好习惯化为乌有特别是大女儿几乎是呈现断崖式下跌,不写作业、或者作业乱写,不想上学就装病肚子疼,甚至还拿p图的假成绩找奶奶换取一百块钱奖励…面对劣迹斑斑的行为,大家都把所有问题都归咎在孩子身上,不停地指责、诉苦、甚至还拿当下的生存难度讲道理可结果呢,女儿非但没有听进去只言片语,反而出现了严重的叛逆心理我催她好好学习,她不耐烦地回答说:“知道了,烦不烦”我提醒她该写作业了,她白了我一眼,然后砰地关上房门反锁,不让我进屋很多时候,也经常有那么一瞬间,我会为了女儿的叛逆而糟心、甚至还萌发放弃不管的念头但当过妈妈的都知道,那也不过是一时的气话,等到冷静过后还是照样会想办法让孩子更好那什么是更好呢?我不停地为这个问题反思可直到昨天晚上,坚持了三天的听写打卡,让女儿的学习初见效果由于三天之前,女儿对第一单元的单词还不会认读,突然的会读会默写让我都惊呆了尽管最后的学习成果,是15个单词听写里对了10个、错了5个,但这已经表现得很不错了拿着听写本,我还指着一个个大红对勾对她说:“看吧,这就是你坚持、努力了的成果,只要你努力认真了,就一定会有进步,哪怕一天会4个,那三天就是12个,一个星期就是28个,这样下去,一个星期就能轻松掌握一个单元的单词听写了”女儿一听,似乎瞬间豁然开朗了,她还满脸认真地对我说:“妈妈,那我明天课间就不出去玩了,留在教室里背单词吧,反正出去玩儿,也什么意思”直到听到女儿的这番话,我才真正地体会到了什么是感动,也似乎觉得孩子一瞬间就“长大了”事实上,并不是孩子一瞬间就“长大了”,而是过去我们没有“发现”孩子长大了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家长如何跟孩子沟通、如何教育,最终都不起效果的主要原因想要孩子快速爱上学习也是一样的道理,改变孩子、影响孩子的最简单方法更是:相信他、认可他,然后再成为他01相信是一种能量你眼中的模样,也是孩子要成为的样子曾经,遇到这样一位妈妈她的女儿,经常一到周一的早上就开始肚子疼、头晕头痛刚开始的时候,着急担心,也带孩子去医院做了各项检查,最终也没什么事这时候你会怎么想?很多家长都觉得这就是孩子在撒谎、装病,如果同样一个理由,又遇上同样的星期一时间,那十有八九就是孩子装病不想去学校可例子中的妈妈,她并没有那么想面对女儿三番五次的肚子疼、头晕、不舒服,甚至上课时间老师打电话让她去把孩子接回家,她都没有认定、并说出“装病”两个字就在某个清晨,妈妈如往常一样听到手机闹钟响了之后,就把身边的女儿喊醒女儿嗯哼一声,全身都在排斥,双腿也在床上不耐烦地踢了几下看着情绪化的孩子,妈妈心里明白:“这孩子肯定又想作妖了”于是,她开始静观其变,静静地开始看着女儿表演果不其然,不情不愿磨蹭半个小时后,孩子站在门口说了这样一番话:“妈妈,我难受…”说话的时候还伴随着咳嗽、和想要呕吐的症状而对于这些状况,妈妈也见怪不怪了,她先是摸摸孩子的额头,确定没有发烧的迹象后,就对孩子说:“没什么大问题,可能是你昨天晚上作业写得太晚,早上又起太早,还处于半蒙状态,没有清醒过来呢”随后,她又拉了拉女儿,接着说:“走,带你去吃最喜欢的小笼包,早上就不去学校吃饭了,我待会给你班主任知会一声”一路上,她还主动和孩子聊学习之外的新鲜话题,然后时不时地插播一条关心:“怎么样?现在比刚才好受些了吗”等到了学校门口,看着状态不错的女儿,还会继续引导说:“看吧,妈妈说得没毛病吧,你就是晚上睡得太晚、早上又起早了,一路上吹吹风、再清醒清醒就好了”等到最后,目送女儿进入学校后,她又给班主任发了一条消息她说:“xx老师您好,xxx吃过早饭后再去学校,如果在学校还说头晕不舒服,请让她在课桌上趴会,实际并没有她说的那么严重,哪怕休息到跟着大部队回家,一方面是让她知道我的立场,另一方面是锻炼她,本学期也是先抓习惯和态度再抓学习”也就是从那以后,女儿一连好几个月就再也没有出现头晕、肚子疼、或者不舒服的状态了这是什么?这就是信任孩子的力量可如果孩子一说不舒服,我们就断定他是在装病,那孩子可能就真的“生病”了:首先,“孩子见到娘,无事哭三场”的说法,并不是空穴来风,因为在孩子眼里,妈妈就是他们的安全感、也是精神上的依赖其次,小孩子还喜欢借题发挥,为的就是多吸引家长的关注,所以遇到不舒服的时候,总喜欢夸大其词让自己受到更多的照顾、和关心从这两点就可以看得出,教育孩子最需要的就是信任、和安全感,哪怕孩子真的是装病,你也只能是怀疑、不能说出口如例子中的妈妈一样,先关心孩子身体状况,然后再聊一些孩子感兴趣的事儿,这种声东击西的方法,可以有效帮助孩子减少疲劳、也能让他们忘记某些不愉快的事情等到孩子心情愉悦了,那身体状况自然也跟着好转,哪怕是真的生病了,在顽强意志下,孩子也会认认真真地听完最后一节课这就是信任的能量,你眼中的模样,也是孩子即将要成为的样子…02倾听是一种智慧你倾听得越多,孩子身上的精神气就越强进步,是需要一点点的经验积累努力也是一样,能看得见的努力,才是孩子持续向上的关键所在曾经,听过这样一个有趣的故事,觉得意义非凡有一位妈妈,在换季的时候不慎病倒了,整个人虚弱不堪,嗓子也哑得说不出话而那几天,儿子看到妈妈不像往常一样话多,就主动跟妈妈分享学校的很多事其中,当孩子说到:“老师今天批评我了,说我上课不好好听讲,真烦人,我明明认真听了,可他还是批评我,真的不愿意再去学校了”妈妈一听,心中气急了,本想把孩子严厉批评一顿,奈何话到嘴边就是说不出声于是,妈妈索性就直接静静地听着可没想到,正是因为这个意外之举,让儿子备受感动他自言自语地分享完之后,又转继对妈妈说:“虽然我有些难过,可仔细再想想,老师还是为了我好,他也说过,我们把学习学好就是对他最好的回报,也感谢妈妈你能听我说这么多,从明天开始,我一定会更加努力的”妈妈一愣,她没想到,整个过程中她因为嗓子哑并没有说一句话,可却因此收获了儿子的感谢再后来,连续三天,儿子都回家跟妈妈分享他在学校的表现状况:第一天:妈妈,我今天终于赶在组长交作业前,把作业写完了第二天:妈妈,你看,这是我今天的课堂作业,还得了一个优呢第三天:妈妈,老师今天夸我了,他说我最近表现的很棒这是什么?这就是倾听的智慧记得还有一位妈妈,面对老师反馈儿子的“上课不认真、不团结同学、不交作业”等问题,她并没有暴跳如雷,而是选择耐心地倾听和了解她会问孩子:“这件事你是怎么看的?有没有什么想说的?”在确定妈妈不会发火的情况下,男孩才缓缓道出真相他说:“我没有上课不认真听讲,是后排的同学总是故意拿书顶我后背”“我没有不团结同学,值日的时候他们不干活,都是我一个人干的,然后他们却恶人先告状,说那些活儿都是他们干的,然后还故意告诉老师我偷懒”“我也没有不交作业,是因为那些题我不会做,交上去又怕老师发到群里,回家后你又骂我”直到听完孩子的这些解释,妈妈依旧没有发火,她还会针对孩子所说的每一个问题,去逐一沟通、解决…这就是解决问题最需要的态度:不批评、不反驳所以,不管什么时候、也不管遇到了什么问题,家长解决问题的态度就是认真听孩子把话讲完而在倾听这件事情上,你也会逐渐发现:你对孩子倾听得越多,他们身上积极向上的精神气就越强03成为孩子是一种策略话说得再漂亮,都不如以身作则有力量还遇到过这样一个大男孩,他每次提起自己的妈妈时,都会表现出满脸烦躁的表情好奇心重地问起原因,他告诉我:“我没有那样的妈妈,他整整骂了我21年,自打我记事开始,从她的嘴里就从来没听过一句好话”“小时候考试得了奖状,我回家开心地把这件事情分享给她,得到的却是连头都不愿意抬一下的冷漠,还批评我只是得了一次奖状,有什么好骄傲的”“长大后,我努力考上她要求的大学,可还是没有得到过一句认可,但凡有一次没有达到预期效果,那批评和指责的话就犹如洪水一样,把我仅有的信心和期待都给淹没了”看得出,男孩最痛苦的事情就是得不到妈妈的认可而父母的打压、和批评话,也确实是像一把刀一样,深深地扎进了孩子的心里,时不时地补刀伤害、并且还贯穿着整个岁月,留下了深深的伤疤…在这件事情上,兰妈也算是切身体会过了特别是经历了多次教育失败的经验总结后,我逐渐发现:教育孩子,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成为孩子就拿孩子从不会认读单词,到会认会读这件事来说,批评打压、催促提醒都不起效果后,我就开始跟孩子打起感情牌我告诉她:“哪怕我们每天学2个、4个单词,这都是进步,接下来妈妈也会陪着你一起学习,我们比一比,看看谁学得多、学得快,妈妈也相信,那么聪明,只要认真起来分分钟都会超越我的,接下来,妈妈还需要你多多关照呢”果然,当我相信她、认可她、成为她之后,学习和积极性方面都迎来了突飞猛进的效果所以,教育孩子就相当于我们养一朵花一样,如果我们每天对其打骂、批评,只会加快他们的枯萎程度那么,关于能让孩子爱上学习的最快速方法这话题,大家还有哪些不一样的建议与看法呢?关于评论区留言分享!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很赞哦!(86)

热门文章